来源:新华网城中投资
新华网北京7月17日电(记者宋依黛)入夏以来,北京持续高温高湿,用水量不断攀升,城市供水迎来高峰期。记者从北京市水务局了解到,通过强化设备检修、优化水源调度、加密水质检测等综合举措,北京城区日供水能力达到470万立方米,能够满足高峰期用水需求,将优先保障市民生活用水,为夏日城市平稳运行筑牢“水防线”。
走进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第九水厂的净水车间,水流通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四大工序,以及超滤膜、活性炭、紫外线等深度处理工艺,再通过配水机组输送到千家万户。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第九水厂厂长龚德洪介绍,第九水厂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地表水水厂,日处理能力达171万立方米,是保障城区供水的核心力量。
图为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第九水厂厂长龚德洪介绍净水工艺流程城中投资。(记者宋依黛)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副总工程师刘阔介绍,为应对夏季用水高峰挑战,每年开春或前一年高峰供水后,第九水厂每年都会启动设备电检与药剂补充,提前清洗清水池。“高温易导致‘南水’等地表水源的藻类增殖,水厂会针对性增加预臭氧及混凝剂投加量,确保出厂水质的合格达标。”
据了解,为确保水质达标,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建立了从源头到水龙头的水质检测体系,全市设置400余个人工检测点与100余个在线检测点,人工点每半月检测一次,在线点实时传输数据、把控水质。
在企业日常检测的基础上,北京市水务局已连续20多年每年分上、下半年,丰水期和枯水期两次进行水质督查。“我们聘请第三方检测单位对重点抽查水样进行采集检测,政府监督和企业自检相结合,从两个维度控制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北京市水务局供水管理处副处长周政介绍。
图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质分析实验室检测员开展水质检测。(记者宋依黛)
周政介绍,北京的供水“硬件”基础也在持续夯实。“十四五”以来,亦庄、石景山等水厂相继投产,新增日供水能力115万立方米。今年底前,随着门城水厂投产运行,海淀温泉水厂具备通水条件,北京日供水能力将超过1000万立方米,有效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此外,为保障高峰供水调度机制高效运转,北京各区及自来水集团对供水设施全面排查消隐,抢修队伍24小时备勤。同时,依托水资源调度平台,实现南水北调水、密云水库水与本地地下水联合调度。
诚利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